轉貼--敏感性皮膚保養有學問

「我好不容易找到一種可以用的牌子保養,雖然貴得有點捨不得,但至少不會發紅刺痛,但最近不知道為甚麼,連擦這種牌子也會刺激,醫生你能不能建議我現在該擦些甚麼來保養?」

「擦這個也癢,擦那個也癢」,敏感性皮膚的話題,近來似乎成為一股潮流,而「敏感性皮膚專用」的化妝品,也在市場上應運而生,甚至仿彿非要用這類化妝品,才能襯托出皮膚之嬌貴。然而對於甚麼是敏感性皮膚,則是眾說紛紜。一般所指敏感性皮膚,往往是指在使用化妝品,或季節變換時,臉上出現不適現象,包括刺痛、灼熱、緊繃、發紅、脫皮或發癢。

醫學上有人乾脆把此種情形稱為「化妝品耐受不良徵候群」,而一般人則把敏感性皮膚歸於化妝品過敏。其實敏感性皮膚的成因,並非來自化妝品過敏,而主要是因皮膚受損。

受損的原因,可以是先天性皮膚抵抗力較弱、後天性日曬或藥物傷害,或是因疾病而形成,如潮紅性體質、濕疹等。而化妝品內,常或多或少有些刺激性質存在。原本這些物質應該被阻隔在皮膚之外,然而因為皮膚保護功能受損,這些外來物質便得以長驅直入,而引起種種皮膚不適。一般來說,化妝品中的香精、人工色素、酒精、化學性防曬劑、防腐劑,及一些酸性物﹝如果酸、水楊酸、維生素C﹞、界面活性劑,較可能造成刺激。而除了皮膚受損外,少數敏感性皮膚是因表皮內神經過於敏感或免疫發炎反應過強所致。

一般使用化妝品的人,碰到皮膚敏感的問題,常常最初的反應是換一種更好﹝更貴?﹞的化妝品,希望能克服不適,這其中最大的誤解是敏感性皮膚專用化妝品,目的是在減少刺激,而非治療敏感。因此消費者應該作的是先將所有使用中的化妝品拋開,尤其是色彩鮮艷及含有超過十種成份者,並找出皮膚敏感的原因,加以治療。皮膚敏感,常是皮膚受傷的早期警訊,換一種更低刺激的產品,如同是掩耳盜鈴,粉飾太平。一般人習慣自行到藥房買藥塗抹,而此類皮膚敏感常被當成濕疹,而給予類固醇。類固醇在臨床使用上,雖可以減輕神經性發炎而使接觸時的刺痛及發癢現象改善,但對潛在的皮膚受損現象不僅無益,長期反而有害,並不適宜。唯有正視皮膚存在的問題,加以治癒,才是正途。

◆較安全的敏感性皮膚外用製劑──

1.防腐劑:paraben

2.潤滑劑:凡士林、矽靈(dimethicone、cyclomethicone)

3.保濕劑:甘油

4.界面活性劑:isothionate、sulfosuccinate、betaine、 acylglutamate、sarcosinate

5.防曬劑:二氧化鈦、氧化鋅

6.香料:玫瑰水

7.抗敏成份:蘆薈、尿囊素、洋甘菊、bisabolol、硝酸鍶

8.劑型:油劑、水溶液、PEG、粉劑、軟眼線筆

9.彩妝:眼影/眼線(黑色)、shadow (earth tone)

10.產品特性:成份單純(<10種)、含抗氧化物、避免已知刺激物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ZuNa♥JP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